篮协归化政策疑云:工资界定、外援身份引争议。
来源:24直播网
日前,中国篮协开始积极推动归化球员的相关事宜,针对这一议题,已经向各个球队及地方体育局发布了关于入籍球员的管理办法通知。这一政策虽然在初衷上似乎为了增强国家队实力和推动篮球发展,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暴露出诸多问题。
首先,归化政策存在明显的漏洞。尽管篮协的通告中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管理办法,但并未明确归化球员在CBA联赛中的身份定位。归化球员的身份转变意味着他们必须放弃原有的国籍,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如果归化球员的薪水待遇不如以外国球员身份时的待遇,那么这样的政策将难以吸引到高质量的归化球员。
此外,对于俱乐部而言,归化球员的待遇问题也成为了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。如果归化球员的薪水按照国内球员顶薪来计算,但他们的实际能力可能远超国内顶尖球员,那么这样的政策对于俱乐部来说并不具备吸引力。毕竟,在现有的情况下,有实力的球队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实力,他们没有动力去进行这样的归化工作。
更为重要的是,篮协在归化程序上缺乏明确的细则。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则和指引,那么各俱乐部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。这也导致了现在许多球队对于归化事宜持观望态度,不愿意轻易行动。
因此,篮协在归化程序方面需要更加明确和细致的规定。应该明确归化球员在CBA联赛中的身份定位、待遇问题以及相关的管理办法。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归化政策的顺利实施,推动中国篮球的发展。同时,篮协也应该重视自己的主导作用,而不是把责任推给俱乐部。只有篮协真正重视并主导归化事宜,才能确保政策的顺利推进和篮球事业的长远发展。